三七苗的葉子樣子,三七的葉片長的是什么三七的葉片長得是什么樣
發布時間:2022-05-08 06:05
編輯:網絡
點擊:305
三七的葉片長的是什么三七的葉片長得是什么樣我給你看看吧三七有三柄,每柄七個葉子,故名三七,三七是三年才能采收。上面的是紅籽
1,三七的葉片長的是什么三七的葉片長得是什么樣
我給你看看吧
三七有三柄,每柄七個葉子,故名三七,三七是三年才能采收。上面的是紅籽
2,三七的葉子是什么樣的
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三七是五加科的植物,它的葉子、花和人參的花、葉樣子都是差不多的,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人參的葉子。
3,田七的葉子長什么樣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 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葉片心臟形。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藥。
別稱: 田七、金不換、銅皮鐵骨、人參三七、盤龍七
4,田七的葉子長什么樣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 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葉片心臟形。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藥。
別稱: 田七、金不換、銅皮鐵骨、人參三七、盤龍七
5,三七葉子什么形狀
同名三七的草藥有好幾種,其中下面這種三七比較珍貴。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
葉子形狀:
三七有好幾種呢,景天三七、田三七、菊葉三七。你可以到百度圖片去看看。
6,三七葉什么樣圖片
三七
詞條:三七
三七又名田七,為傘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同名中藥材三七是以植物三七的根部作為藥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自古以來就被公認為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因常在春冬兩季采挖,又分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為人參屬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質又高于和多于人參,因此又被現代中藥藥物學家稱為“參中之王”。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睋P名中外的中成藥“云南白藥”和“片仔癀”,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此外,在南方某些地區,三七也表示人死后的第二十一天。通常在三七那天,親人都會對死者進行拜祭,以示悼念
7,田七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
田七有幾種,有盆景,也有圖片這種,忘采納,需要盆景的圖片我也可以給你喲 希望能幫助到你。田七的葉子長橢圓形或長圓形,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圓形,葉緣有細密鋸齒,多年生草本,味辛,入肝、胃二經治吐血、衄血、便血、外傷出血、癰腫毒瘡,有止血、消腫、止痛功效。
分布于我國西南至東南部,對光敏感,喜斜射、散射、漫射光照,忌強光,一般透光度以30%為宜,光照過弱,植株徒長,葉片柔軟,主根增長緩慢,容易得病;光照過強,植株矮小,葉片容易灼傷,
田七的莖頂大概有3~5枚掌狀復葉,復葉通常是由5枚小葉子組成,葉子呈卵形,邊緣有鋸齒。
田七為多年生草本。根莖為竹鞭狀,具節,節處膨大?;ㄆ诨榈S綠色。結漿果狀核果,果熟時會變紅。5—6月開花,7—8月結果。田七多生長于海拔1800米的溝谷邊巖石上。產區極窄。田七有兩種,一種可以作為藥材,一種可以作為野菜食用的“田七葉子”。
8,中藥三七圖片葉子什么樣有幾種
【導讀】三七是常用中藥,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等癥?!吨袊幍洹?005年版收載的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秋季前采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干燥。主根為“三七”,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 三七別名田七、旱三七、參三七。主產于廣西田陽、靖西、白色,云南文山、硯山等地。湖北、江西、四川、貴州等地也有栽培。 三七的性狀為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及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臨床上多以三七粉藥用。三七粉為淡黃色或灰黃色粉末。氣微,味苦回甜。 1、莪術的性狀為呈卵圓形、長卵形、圓錐形或長紡錘形,頂端多鈍尖,基部鈍圓,長2~8cm,直徑1.5~4cm。表面灰黃色至灰棕色,上部環節凸起,有圓形微凹的須根痕或有殘留的須根,有的兩側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類圓形的側生根莖痕,有的可見刀削痕。體重,質堅實,斷面灰褐色至藍褐色,蠟樣,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層與中柱易分離,內皮層環紋棕褐色。氣微香,味微苦而辛。 2、藤三七:為落葵科植物藤三七干燥塊莖。經加工略煮后偽充三七。藥材塊莖呈不規則紡錘形或類圓柱形,有的稍扁,略彎。長3~8cm,直徑1~3cm。全體有多數瘤狀突起的芽及折斷后的圓形疤痕。表面灰褐色,有彎曲的縱皺及少數殘留須根。體較重,質硬脆,斷面類白色,顆粒狀,或呈黃棕色角質狀。氣微,味微甜,嚼之有粘滑感。 3、菊三七:為菊科植物菊三七根莖。又名土三七、水三七等。藥材呈拳形、肥厚的不規則圓塊狀。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全體有瘤狀突起。質堅實,斷面淡黃色,有菊花心。 4、景天三七: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莖、根或全草。其全草異名土三七、墻頭三七、根異名廣三七、生三七。全草莖呈青綠色,易折斷,中空。葉皺縮,上下表面均為灰綠色。根呈塊狀,肉質,支根圓柱形或略帶圓錐形,表面暗褐色,不平坦,呈剝裂狀,干燥后質疏松。氣無,味微澀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
9,三七葉子什么形狀
三七有很多種,景天三七是肉肉的葉子;菊三七的葉片像菊花葉;紫背三七像柳樹葉,背面是紫色的;田三七的葉片就像鵝掌柴。下圖是正宗三七圖片。本草綱目-三七:
時珍曰∶葉似菊艾而勁濃,有歧尖。
三七葉子:
1、掌伏復葉,3-4枚輪生于莖端;葉柄細長,表面無毛。
2、小葉3-7枚;小葉片橢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約5-14cm,寬2-5cm,中央數片較大,最下2片最小。
3、先端長尖,基部近圓形或兩側不相稱。
4、緣有細鋸齒,齒端偶具小刺毛,表面沿脈有細刺毛,有時兩面均近于無毛;具小葉柄。
參考:好搜百科《三七》同名三七的草藥有好幾種,其中下面這種三七比較珍貴。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
葉子形狀:三七葉子長有3個葉柄、每個葉柄生7個葉片。
三七的表面是光亮的黑棕色,頂端莖痕不明顯,周圍有瘤狀突起,全體有斷續的縱皺。三七質地堅實,不易折斷,這是它的一個顯著特征。
“如果把它擊碎,就會看到它的皮部與木部很容易分離開。它的木部質硬如鐵,稱‘鐵骨’。橫切面皮部灰綠色、黃綠色,稱‘銅皮’。它的味道,是先苦而后有回甜,跟人參有點像?!?
擴展資料:
“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三七是人們非常熟悉的藥材,又稱田七、金不換、人參三七。三七花、三七頭(三七粉)、三七根,都是三七中藥用價值極高的部分。
三七花主要用于降血壓、降血脂;三七的頭磨成三七粉,主要用于心腦血管疾??;三七根可以治痢疾、腹瀉、喉炎、勞傷、跌打損傷、紅腫疼痛、痛癢等。
三七根采收后,去凈泥土,剪掉它的細根及莖基,曬到半干的程度,反復搓揉,然后再暴曬,重復數次,再把它放進容器內,加入蠟塊,反復振蕩,因此它的表面顯得光亮。
參考資料來源:健康報網-鐵骨銅皮看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