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學名:Panax pseudo-ginseng var. notoginseng)又稱參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是五加科人參屬假人參的變種,是云南白藥的主要成分。主產地在中國的云南及廣西深山中。藥理作用折疊止血三七有“止血神藥”之稱,散瘀血,止血而不留瘀,對出血兼有瘀滯者更為適宜。三七具有較強的止血作用,對不同動物,不同給藥途徑,不同制劑,均顯示明顯止血作用。麻醉大灌胃三七粉后,頸動脈血體外凝血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縮短。如事先結扎門靜脈,則止血作用消失,推測三七口服后,必需經肝臟代謝才能產生止血作用。三七注射液給家兔靜脈注射,可縮短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時間,同時增加血小板數,提高血小板的粘附性。三七注射液腹腔注射,或三七溶液灌胃,均能使小鼠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縮短。三七止血活性成分為三七氨酸。利用尾靜脈切斷法測定出血時間,三七氨酸溶液給小鼠腹腔注射,能使出血時間縮短,并可增加血小板數。用高分子右旋糖酐與凝血活酶聯合給家兔靜脈注射,可引起家兔肺間質及肺泡內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同時又有小血管及毛細血管內小血栓形成,造成出血與瘀血并存的病理模型。該模型動物用三七注射液治療后,肺出血顯著減輕,血栓也顯著減少,與三七止血而不留瘀的中藥理論極其相符。三七止血作用主要通過增加血小板數量、增強血小板功能實現。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三七注射液能使體外實驗豚鼠的血小板伸展偽足,變形,聚集,并使血小板膜破壞和部分溶解,產生血小板脫顆粒等分泌反應,從而誘導血小板釋放ADP、血小板凝血因子Ⅲ和Ca++等止血活性物質,發揮止血作用。三七的止血作用還與收縮局部血管、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含量有關。三七氨酸加熱易被破壞,故三七止血宜生用。折疊抗血栓三七具有活血散瘀功效,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效成分是三七皂苷,主要是人參三醇苷Rg1.三七總皂苷于大鼠體外或家兔體內,均能顯著抑制膠原、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大鼠靜脈給藥能抑制實驗性血栓的形成。在凝血酶誘發的大鼠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模型,靜脈注射Rg1能顯著抑制血小板的減少和纖維蛋白降解產物的增加,表明具有抗DIC,減少凝血因子消耗的作用。高黏血癥或(和)高脂血癥的病人服用生三七粉可顯著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含量。三七抑制凝血酶誘導的從纖維蛋白原至纖維蛋白的轉化,并能激活尿激酶,促進纖維蛋白的溶解。以上作用表明,三七抗血栓形成作用環節包括了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和促進纖維蛋白溶解過程。 三七能提高血小板內cAMP的含量,減少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Ca++、5-HT等促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質釋放,發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資料表明,家兔靜脈注射或喂飼PNS每日200mg/kg,需連續20天才出現明顯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提示臨床用三七治療血栓性疾病起效較緩慢。折疊促進造血三七“祛瘀生新”,現代研究證實三七具有補血作用。經60CO-γ射線照射小鼠,PNS腹腔連續注射6天,對多能造血干細胞的增殖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脾結節中,粒、紅二系細胞有絲分裂活躍,脾臟重量增加。對環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白細胞減少,PNS也有促進恢復作用。在大鼠急性失血性貧血,三七注射液可顯著促進紅細胞、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的恢復。折疊保肝三七具有抗肝損傷作用。PNS可顯著降低CCl4肝損傷小鼠血清ALT活性。甲醇提取物對CCl4、D一半乳糖胺引起的大鼠肝損傷,能顯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ST及乳酸脫氫酶(LDH)活性,使肝細胞變性壞死減輕。三七也具有抗肝纖維化作用,對二甲基亞硝胺中毒大鼠肝損傷,以三七粉治療4周,使肝細胞變性壞死減輕,肝細胞間膠原纖維減少。對CCl4中毒肝纖維化大鼠,在給CCl4造型的同時,口服三七粉進行防治9周,可減輕肝臟脂肪變性、炎癥細胞浸潤、肝細胞變性壞死。減少成纖維細胞和膠原的增生。三七具有一定的利膽作用,三七注射液對a-異硫氰酸萘酯引起的家兔肝內阻塞性黃疸具有顯著降低血清膽紅素,促進膽汁分泌作用。三七促進肝臟蛋白質合成,增加3H-TdR對受損肝臟DNA的摻入速率,增加3H-亮氨酸對肝臟蛋白質的摻入速率。折疊抗腫瘤人參皂苷Rh1對離體肝癌細胞有抑制作用。人參皂苷Rh可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的生長,作用呈濃度依賴關系。三七皂苷在與刀豆蛋白(ConA)或植物血凝素(PHA)同時存在時,其誘導的小鼠脾細胞具有較強的抗瘤活性,可能是PNS增強了被激活的免疫細胞的殺傷能力。[1]折疊鎮痛三七為治療跌打損傷的常用藥,有確切的鎮痛作用。對小鼠扭體法、熱板法及大鼠光輻射甩尾法等多種疼痛模型有鎮痛作用。鎮痛有效成分為人參二醇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