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可以帶什么食物三七粉三七粉和一些食物相克,所以在服用三七粉期間,一些相克的食物最好別吃。例如蠶豆、魚類在服用三七粉的當天最好不要服用。一般國家都
圖片:@LHAfterHours | 設計: 六層樓 | 責任編輯: 木頭羊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系:business_6team@163.com
公眾號內回復關鍵詞
查看更多相關文章
導言
六夫人:你寫這個干啥?你知道你的讀者里有未成年的孩子嗎?
我:我知道啊,可是呼聲實在太高,天命難違??!
六夫人:還天命難違,給你臉了,說?。ㄅ荆┠阆敫缮??(啪)哈??。ㄅ荆?/p>
……
真是三巴掌打醒夢中人,我這才開始仔細思考為什么要寫這一篇。題目你們都能整明白吧?我就不多說了,我想討論的是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我捫心自問了半天,總結出來以下這些理由。
第一,「咬」這事兒不管我講不講,它都客觀存在。有人樂此不疲,有人情有獨鐘,甚至是有些人的唯一選擇。既然「咬」這么廣泛存在且又如此深入民心,那為何不告訴大家「咬」的正確方式以及注意事項呢?
第二,人類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認識世界,我和我的團隊也在努力把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展現在你們面前。無論將來是否要「咬」,你都有必要去了解這種傳承至今的文化,真正做到無憂無慮地接受或有根有據地拒絕。
第三,性相關的內容很多,但是可信的很少——從既往的讀者反饋來看,這類文章很容易獲得更多的關注,這說明目前存在的窘境。我總是用這種理由來說服自己……好吧,其實就是我自己想寫了。
最終,妻子拒絕了我的請求,并把我的手綁上了。
但是,這難不倒我,因為我還有大污姐。
召喚第二人格!
哈哈,喲,小六子,被媳婦兒綁了吧?這事兒啊,還得你大污姐我來?。ㄋ)
「咬」的歷史
其實對于性這件事情,從古到今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只是當今社會的條條框框越來越多,外加人們越來越懶,所以很多方式和方法都沒有傳承下來……
你很難想象在古時候,妓女會「女上位」的話,可以招攬更多的生意,因為玩兒得開啊~如果有「咬」的項目,那更不用說,恐怕門檻都要被踏平了!這就說明在過去,這種方式會被認為是比正常性生活更加令人不恥和刺激的行為,連之前在文章中出現過的神書《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里也提到,即使是最XX的女子也羞于去做。
而事實上,「咬」這種行為并沒有消失,而是經久不衰。同時它也不只是人類所特有,很多動物身上也出現過類似的行為。當然,它們可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信息,比如通過氣味、外觀、分泌物等來判斷對方是否健康、有足夠的生殖能力,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判斷雌性動物所處的生理周期。還有啊,這種行為也能判斷短時間內對方有沒有跟其他動物發生過性接觸等。
你看看,動物的世界比我們復雜多了,我們現在一提到這事兒只會說:咦~太污了,人家不想聊……所以,如果以后你們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又不可避免地要發生的話,那最好多收集一些信息。這些信息配合老六之前教給你們的那些知識,基本上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了。
后來,隨著人類醫療水平的提升和觀念的開放,「咬」變成了一種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行為,不管是男女、女男、男男女女、來來往往、上上下下……喂,好好講課啊,舌頭怎么不聽使喚了?
總之,沒有人會做統計來證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種方式,卻有一個小伙子為此專門寫了一本書。他叫Ian Kerner,坦然承認自己跟早泄常年做斗爭,結果都失敗了……是的,順著這個思路想,經過長期的思考和練習,他掌握了靈活使用舌頭來取悅伴侶的奧義,然后將之付諸文字并集結成冊,教大家「如果只剩下舌頭,你還能怎么辦?」。
最后,這位「身殘志堅」的小伙子不僅得到了伴侶的認同,還獲得了讀者們的一致贊揚。
從歷史長河里「咬」的發展歷程來看,不管是躲躲藏藏還是公開分享,適齡成人都有必要了解相關的知識。
「咬」的方法
我大可以直接把書扔給你們,說:去吧,自己去看吧~
但是,那跟我們上學時遇到的生理衛生課老師有什么差別?而且,誰會需要看什么書嘛……網上到處都是視頻,誰還不能照貓畫虎???再說了,人類在探索身體奧秘方面可真是有與生俱來的天賦,除了自己咬自己有點兒費勁以外,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方式,哦,不,有些人自己咬自己也是手拿把掐的。
男咬女、女咬女
當接受者為女性的時候,除了技巧本身,心理上的安全感更加重要。因為對于很多女性來講,能夠坦然接受自己外陰和氣味的人并不多,或者說內心總會認為外陰是「丑陋和骯臟」的,這讓伴侶「咬」起來并不順利。因此,第一件事請,就是要找個舒適的環境,并且像進行「正餐」之前的前戲一樣,要有一些愛撫和親昵的言語,讓她在放松的狀態下,緩慢地開始。
有一個關鍵的思路是,不要認為「咬」只是前戲的一部分,草草了事之后就要吃「正餐」,而是把「咬」當做接下來要專心做的事情,品味每一刻的絲滑……好,收。這蹩腳的翻譯腔你們能接受嗎?需要澄清的是:其實很多女性認為單就體驗來講,「咬」的愉悅程度遠大于XXOO。
接下來就是手法,不對,舌法了。這不是游戲攻略,沒有一個具體的公式,需要你們用心去體會。當然,也有人把這件事情做成類似吉他英雄那樣的游戲app,練習舌頭的神技。
總之,「咬」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左右開弓、由淺入深、由輕到重……切記不可一開始就重點猛攻,像是亂撞的西班牙公牛;也要盡量避免牙齒觸碰和損傷到皮膚或組織。真正的高手講就有條不紊、溫柔體貼,像是蝴蝶的翅膀飛過,又像是從厚厚的積雪上踩過……
最后就是高潮了,這個節骨眼兒很關鍵,不能打亂節奏,心中默念之前的節拍,不要試圖加快節奏或者改變方式,否則可能會把她從巔峰拉下來。
好了,可以了,這部分再寫下去很容易被舉報。
女咬男、男咬男
同樣是影視作品中所熱衷的情節,畢竟絕大多數都是男性視角,所以從滿足男性心理需求的角度來看,「咬」的意義很重要,尤其看到對方在進行過程中露出楚楚可憐的眼神什么的,男人幾乎當場融化……
只是,事實上,單純從感覺上來講,「咬」對男性的意義遠沒有對女性那么重大,因為無論采用何種技巧,基本上都是在模擬XXOO時的感覺。
首先,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但無論位置如何,都要注意保護膝蓋。不要問我為什么,因為腦補的所有畫面,都需要用到膝蓋,尤其是在戶外或者不平的地面上。永遠記住要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因為我的確見到過意外滑倒咬傷生殖器的病例。
其次,無論選擇哪種方式,保持潤滑都很關鍵。尤其是尺寸明顯不是很匹配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兩敗俱傷。至于舌頭的技巧就不多說了,沒見過真的,還沒吃過冰棍兒嗎?流程基本上差不多。同樣需要注意避免牙齒的接觸,若能留意眼神與手勢的配合,可以加分不少。
最后,高潮這事兒可能就需要你來掌控了,因為這涉及到一個誰來清理的問題。突然想到一個成語——生「精」止渴,感覺哪里怪怪的。但是這個問題并不能忽略,因為接下來要講的格外重要。
「咬」的安全
前面說了很多技巧和理論,但具體是否可以實施,關鍵在于是否有踏實可靠的安全保障——這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獲取信息的重要性。
首先,必須要刷牙,這應該是全宇宙的共識了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使用牙線,實在不行也得用漱口水。什么?這樣很破壞情趣?好吧,你要知道,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沒有不塞菜的牙縫……不要事前一時猴急,等到事后追悔莫及。
接下來就要分情況討論了。如果是固定性伴侶,都是輕車熟路,認真清洗之后就算摸黑進行也不會有太大問題,擔心就擔心那些新的、不固定的、不了解的、不可靠的……那就要多加小心了。
除了最基本的清洗以外,你可能真的需要依照傳統醫學的「望聞問切」好好檢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有紅腫、破潰、出血、贅生物、異常分泌物;聞聞是不是有什么異味,比如惡臭、酸臭等,如果清洗之后還是揮之不去,那就要拒絕了;問問是不是有不潔性接觸史,問問是不是做過什么羞于啟齒的事情,如果真的發生過什么的話,那就進行最后一步——切掉!哈哈,開玩笑,別捂襠,該檢查就檢查,該治療就治療。
「咬」會不會感染性傳播疾???
有可能。
理論上來講,性傳播疾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是體液。拿HIV來說,在米青液當中含量最高。確實有人感染HIV單純是靠「咬」出來的,這么多年以來美國CDC(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共就記載了三例,足夠說明這件事情的危險性了。
雖然發生條件很苛刻——需要足夠量的病毒,需要同時存在破潰或者破損,外加很多次以及頻繁發生等條件,但是我們仍然建議采用安全措施,比如:咬時專用套,不要詫異,真的有這類產品。
同樣的,其他病毒也是如此,比如常見到的HPV病毒,不管高危還是低危,其傳播方式也與HIV類似,同樣需要注意。
好了,基本上把我想要講的內容都說完了。
滴,下車請當心,帶好您的行李物品。
完
好了,今天就這樣。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 更多服務 -
文:程賢,微信公號:程賢Allen(ID:allenchan157)
高中的時候,我有段時間看了許多九把刀的小說。雖然現在已經記不清一大部分內容,但一個詞依然是提起他的小說時會沖進我大腦中的第一印象:直譯自英文中“大一新生”freshman的新鮮人,顯然是臺灣地區的一種習慣用法。
它讀起來給我的感覺,太像一個大學生該有的樣子了:整個人生中第一次擁有真正的自由,雖在之后也會面臨諸多功利色彩極強的門檻,但至少開始有了些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付出給一些更加理想主義的目標;這“新鮮”二字,遠不止對新校園、新同學與新經歷的沖動性期待,更是對終于有機會開始一種全新又豐富的生活狀態而堅實地欣喜。
但逐漸發現,這些想象可能更多地是我的一廂情愿?;A教育中的教育者們通過事無巨細的繁文縟節奪去了學生自我規劃的能力,于是在他們走入成年的大學里,管理者便直接延續起相同思路,為一個成年人規定好起床、衛生、運動的時間地點,并配套以沒有任何道理的懲罰。而本屬于成人世界的功利、無趣,也過早地進駐了這些年輕人的價值觀中。
當然,在你做出大學選擇時,許多“學長學姐”是不會向你提供這樣的信息的。但大學的意義,真的太重要了——并非因為它將賦予你的那張現實世界的“通行證”——更因為這四年是一個人完成自我啟蒙的最后機會。
那么,對于一個已經開始為四年生活惴惴不安的年輕人來說,除了一份精心安排的行李清單以外,還需要提前做什么樣的準備和計劃呢?
01
最基礎的,是找準自己作為個體和成員與各式各樣的集體之間的關系。
在絕大多數學校中,為期一周的“新生教育”都是在你進入學校后所面臨的第一件事。這幾天的活動,除去熟悉校內的環境、設施、時間安排以外,其余的往往都在傳遞一種無異于基礎教育的集體認同,只是形式更加松散和多樣:班級、專業、學院、社團,當然更有整個學?!举|上并無差別,通過展示一種“其樂融融”氛圍的方式告訴你維護集體形象與集體榮譽的必要性。
雖然“維護集體是個人義務”這種說法本身就并無任何邏輯,但不斷重復與強化的結果就是它已經被許多人理所當然地接受、認同。
對于絕大多數政治學、社會學理論來說,哪怕它們在其他方面差距大到幾乎鋪滿了整個光譜,但在“人類為何形成集體”這個問題上卻鮮有分歧,即為使每個個體獲得單打獨斗所得不到的收益,并最終獲得更多的幸福與自由。這里的集體,可以大到人類社會,小到一個公司、部門或班級。
而哪怕并不站在學術角度,而從生活常理出發思考,如果一個人能夠獨立地吃喝、行走、娛樂,為什么偏要再為他拉來另外兩三人,然后用繩子捆在一起,再告訴他要享受這種生活方式并以此為榮呢?
換句話說,加入某個集體與否,只是一種理性的選擇而已,所謂“忠誠”,也不過指在這個過程中要誠實、不耍手段、公平合作、公平競爭。如果還有任何隨之而來的其它道德色彩,不過是在試圖為某個對任何成員均無意義的目標粉飾上一層“意義”:
某些大學里那“跑早操出勤率最高”的獎狀意義在哪?可能在于滿足了管理者們父權思維下的畸形控制欲;在學校大大小小的負面事件傳播到網上后,指責受害者并反對母?!氨荒ê凇钡囊饬x在哪?可能在于維護了自己“出身”母校帶來的虛榮不被損毀,順帶幫助施害人逃避了責任……
當然,我希望這份指南盡可能地具備更大實用性;我也明白“同儕壓力”的可怕,更明白哪怕在一所本應以成年人的方式相處的高校里,校園暴力與你我的距離從來都不遙遠;所以,也不要因為在不得已時讓自己的原則受點“委屈”而過分自責。
你要做的,是讓孰是孰非時刻清晰地印在頭腦中,不要二次傷害、綁架他人,并盡量聰明與消極地應對來自集體的要求,將寶貴的時間留給自己,以學習、提高。
02
說起“學習”,這當然是大學生活的主線之一。
出于空間等因素考慮,一些大學會將新校區選址在較為偏僻、荒涼的郊縣。自然,在招生季時對于這點要美化一番。在那些勉強拼湊出的優點中,往往有這樣一條:沒有干擾,適合學習,適合營造良好“學風”。這甚至已經是一些學生的真實想法,認為校址的不利因素變相督促了自制力不夠的自己心無旁騖的學習。
這種誤解,依舊是從基礎教育中“遺傳”來的。那時,教育的目標是單一而功利的,因此,“學習”完全被簡化——或者“歪曲”為了應試技巧的傳授與高度重復性的練習。來到大學,不再有終點處一場“一舉決定命運”的考試,這種“學習”對大多數人來說僅僅成了一種慣性使然。
“無奈”的教育者們只好延續了一半強迫、一半引誘的手法,前者繼續使學生們對學習的認識與本質脫節,后者依舊充滿著諸如“前途”、“薪金”之類的功利字眼。他們將全體學生多早起床、有多高的晚自習出勤率、多低的個人電腦使用率作為指標,并冠名為“學風”,竟果真能以此吸引到迫切于自我提高的年輕人。
那么,“學習”這件事情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呢?如果要簡短地說,那就是自我充實,自我提高,保持多元和自由。
比如,你喜歡美劇《傲骨賢妻》和《新聞編輯室》,你認為它們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幫助你理解了女性所面對的困境或新聞人的理想,改變了曾經“女權就是矯情”或者“媒體成天吃人血饅頭”的成見,這就是學習;
你努力掌握一門外語,可能最終的目標是為了留學或考證,卻在這個過程中以此為橋梁了解了另一個群體的思維方式,為一種全新的文化所著迷,打通了新的一片信息獲取途徑,這就是學習;
你訂閱了某家擅長于高質量深度報道的媒體,透過他們你看到了自己曾經從未意識到的另一個世界,原來既有一部分人在經歷著你不曾想過的“世界公民”生活,還有另一部分人告訴你太多不如自己幸運的人在怎樣為了求生掙扎,這是學習;
當然,最為必須的還是大量的閱讀,基礎教育落下了太多作為現代社會成員本應掌握的常識,這些前任通過思考、汗水甚至犧牲才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只有通過閱讀才可萬中取一地掌握,并無其他捷徑。
就算是本專業知識的學習,真正高效的方式也往往具備高度的自主性,如果你真的具備足夠清晰的目標,教育者所謂營造學風的目標不僅多此一舉,甚至完全是個阻礙——畢竟,“風氣”是個統一、枯燥而缺乏生氣的東西。
用一句話總結這一大學生活最重要的主題:厘清目的,勤奮而包容,在方法和內容上盡可能保持多元,哪怕教育者的短視阻止了你。明白了這些并付諸實踐,可能比試圖掌握知乎上大V們的各種花哨“高效學習法”重要的多。
03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以為,如果一個人冷漠、缺乏常識而不自知,Ta的問題所在就是知識與求知欲的貧瘠,而主動而持續的學習自然就是第一解決方案。
但后來在學校以惡自詡以“思辨”為目標的社團中遇到一些同學,他們似乎也熟讀過哪些啟蒙了我的作品,言談舉止間卻并沒有什么進步之處,僅僅是表現形式似乎“體面”了一些。仔細觀察他們的態度與思維,你會發現他們似乎將從中所學僅存儲于大腦的一塊隔離分區中,只用于獲取后把玩、詭辯來獲得“快感”,而指導自己行為與價值觀的另一部分卻依舊堅硬而混沌。
因此,真正有效的途徑,可能還是從現實出發,找到自己的真實“定位”。
這個定位是什么呢?對自己周遭的“結構性因素”具有一個清晰的感知和認識。
“結構性(structural)”是近些年在國內外都非?;鸬囊粋€概念。盡量簡單解釋,就是指普遍的社會、文化因素對你我人生道路中施加的正負作用。
這一現象在多種族的美國社會十分典型:一個非裔或拉美裔的美國人,可能會更頻繁地遭遇不公正執法、糟糕的醫療服務或苛刻的社會保障,而Ta本身就相對主流族裔有更大概率出生在一個貧困、混亂的社區,受到質量較為低劣的教育,而導致這一點的原因則是歷史上的種族隔離、奴隸制等使他們祖輩的各項權利沒有得到保障……
這一切都是作為一個普通個體無法改變的現實,當他們希望和主流族裔達到同樣的高度時,往往要付出更多努力、成熟更重負擔。而放在國內,“結構性因素”自然指由地區、家庭、教育以及觀念等多方面對人的共同作用。
想清楚這樣一點后,我們首先意識到的往往是自己在哪些方面處于弱勢:比如只有在變態的高考工廠中度過中學時光才能進入一所體面的大學,或因自己的性取向飽受家人與家鄉熟人的嘲笑。
進而,我們或許會審視自己所引以為豪的成就,并驚訝地意識到這并非完全來源于自己的努力,更可能僅僅因為自己幸運地出生在了某個家庭、某個地區;而假如造物主的一念之差讓自己本沒有這樣的幸運呢?這種自知“僥幸”的危機感,便會驅使自己去關注更弱者,他們能否至少得到一個較為平等的起跑線。
只有找準了這樣一個自我定位,知識才能開始發揮作用,為自己所關心的問題提供討論方式和解決思路。
04
當然,一大部分人是沒有完成這一步驟的。
他們有些壓根沒有開始過思考,認為生活是、也永遠是在父母的庇護下由功課、進食、游戲組成;一部分稍加思考,因為自認為自己的幸運會一直持續下去,或被更加宏偉卻蒼白的東西所吸引,便選擇了由忽視“結構性因素”而推導出的價值觀,成為宏大敘事、叢林法則的簇擁著;抑或是自以為成熟,自以為掌握了“世界上本無黑白之分”的“中庸之道”,所謂理想、價值、崇高不過是一些人的姿態騙住了另一些人,也正因此,犬儒、利己才是真正的智慧。
所以,對你來說,找到一兩個能與你分享、分擔一切的伙伴,就顯得困難重重。
孤獨當然是一種很好的狀態,但有時,你的確需要一點共鳴來作為自己的勇氣源泉——這并非什么值得為之羞愧的懦弱。
首先,謹慎考慮學校中的社團。剛入學的宣講與掃樓,目的便在于挑起你的荷爾蒙以替代思考能力,而你則需要盡力查實他們的日?;顒?,看看“記者團”是去用心挖掘深度故事,還是為校內活動寫寫無聊的通稿;看看“文學社”和“辯論社”是真正的裨益于思辨,還是僅僅沉迷于詭辯帶來的快感;看看所謂“樂團”、“音樂社”是真的熱愛音樂、增進拓寬對音樂的認識,還是僅僅在學校的各類晚會上唱幾首爛俗的流行歌曲……若是后者,請不要在其中浪費一分一秒的寶貴時間。
一個最高效的途徑,就是進行創作,將你的所學以合適的形式進行輸出、加工,并以此解讀現實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不為滿足獲得肯定的虛榮心,而是以此為檢驗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感謝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盡管后者帶來了諸多爭議,卻也讓我們的創作成為一個找到共鳴的橋梁,讓有意愿者能主動相互尋找。用謹慎而小心的態度甄別,以最真誠的內心交流分享,很可能會為你帶來驚喜的收獲。
最需謹慎的,應該還是愛情。一方面,與一個和你分享痛苦與無奈的人牽手、擁抱,給你的力量是超乎尋常的,愛情最美的形式也莫過于此;而另一方面,如果僅僅因為對旁人的羨慕,而妥協、舍棄了價值觀上產生共鳴的追求,不僅暫時而短暫的歡愉會麻木你更費力也不那么愉快的思考,來自對方的否定與不解更是會讓你懷疑乃至厭惡自己的寶貴之處。
05
我知道,一定有不止一人讀到這里,已經準備好了“何不食肉糜”的指責:這些文字顯得籠統,缺少各種講述“如何規劃時間”的圖標,不夠“高級”,所談及的方面也與考研、考證、刷分沒有什么關系。
但無論是與身邊人相處的經歷,還是互聯網上的見聞,所透射出的往往非常不樂觀:他們所關注的范圍不超過教師與宿舍的門窗,校園的圍墻,由于常識的缺乏而變得蒼白、反智、粗糙,對真正關乎個體的事情卻視而不見。這些人中,不乏在自己的專業中成績不俗的同學。
我覺得,這些有些“過時”、“老生常談”,甚至有些“幼稚”的內容,有必要再次拿來強調。也希望你將它們和收好的行李與緊張不安的心情,一起多少帶走一些。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虎Cares
年輕人最大的缺點,就是缺點錢
解決不了貧困,就先解決困
「虎Cares X 自如」品牌聯名
「易睡品」全棉T恤
祝你在任何尷尬無趣煩心無助的職場災難里一秒入睡
¥99最后少量發售中,入睡請趕早
編者按:本文來自“經濟觀察網”,記者:盧謙,36氪經授權轉載。
美國時間11月1日,中國手機品牌一加在紐約剛剛發布的新品,出現在了美國三大運營商之一T-Mobile的柜臺。
盡管時間上,一加手機的發布會和10月30日的蘋果“封箱”發布會險些“撞車”,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一加(One Plus)還是試圖在全球關注蘋果新品之前,傳遞一些來自太平洋西岸手機品牌的聲音。
這個聲音是中國手機品牌走向海外市場的縮影。當手機市場成為“紅?!?,中國廠商將目標瞄向了海外——印度、東南亞、非洲……“性價比”一度成為中國手機品牌的代名詞。當商家們將目光轉向歐美市場,產品質量、品牌形象、更高的利潤正在成為中國手機廠商的追求目標。
如果從1998年中興通訊在美國設立研究所開始,中國的手機品牌在探索美國市場的道路上已經走了20年。進入美國當地市場、成為主流產品的中國品牌依舊寥寥。大多數中國品牌仍然“游離”在美國的線上渠道。在美國,智能手機的銷量主力長期由運營商把持,他們占據了美國近九成的市場份額。
進軍美國市場有多難?近年來,不斷有新的中國廠商亮相美國CES展(國際電子消費展),意圖通過一年一度科技圈開年盛會,叩擊美國市場的大門。華為、小米等中國手機巨頭曾在公開場合發布過“進軍”美國的信息。老牌手機品牌酷派更是打出了“在美利堅的土地上生長,重新偉大”的口號。
“這(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進入美國)?!眲P度全球戰略洞察總監Francisco Bastos在29日(美東時間)回復經濟觀察網的信息時提出了他的看法。原因則是政府部門考慮的安全問題。
不過,從“入局者”一加身上,可以清晰看到中國手機廠商進入美國的路線圖。
美國規則
在紐約的發布會當天,一加手機CEO劉作虎和T-Mobile的人聊天,話題是一加與T-Mobile的合作(速度)是否打破了這家美國當地運營商的記錄?
劉作虎收獲了他想要的答案。在此前,按照T-Mobile的流程,一家手機廠商與運營商達成合作至少要十六、十七個月以上,而一加和T-Mobile第一次接觸到正式官宣,僅用十一個月左右。T-Mobile方面將其視為一個奇跡。
Francisco Bastos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中國手機進入美國市場,需要通過嚴格的測試協議,并堅持高的商業標準。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就是監管部門的批準。
曾在電信行業從事12年、現任凱度消費者洞察總監的梁亞光進一步解釋道:“現在美國銷售手機至少要滿足政府的技術規定,包括FCC(美國國家準入認證)等。這個測試的花費大概每款十萬美元左右?!?/p>
相比較FCC,運營商這道關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成本和技術要求。梁亞光以AT&T的技術規范為例,“10776(一個系列標準)里面從協議到硬件、軟件到功耗,紛繁復雜不勝枚舉?!蓖瓿蛇\營商的入網要求每款手機要花費大概十幾周的時間并且要支付上百萬美元,而且要有相應的人力資源。
除了FCC認證、運營商在網實測,手機廠商通常還要經過第三方認證,不同的操作系統還要通過其開發商的認證(如Android手機需通過谷歌認證)等程序,且每一款產品版本改動都需要重新走一遍流程。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甚至會直接進入運營商禁售“黑名單”。
以至于美國當地知名的科技媒體CNET也認為:“認證是一個巨大而昂貴的障礙?!辈贿^在他們看來,這樣操作的目的在于——確保手機與網絡良好匹配?!罢堄涀?,認證是保證你購買的手機適用于每個運營商頻段,包括漫游頻段。它還可以確保你的手機能夠快速連接到網絡并保持連接狀態,因此你不會出現大量掉線或上傳和下載速度慢的問題?!?/p>
對于高昂的準入門檻,梁亞光認為:“想要完全對沖這些準入成本,單款銷售量要達到一定量級以上才能盈利?!钡袊放圃诿绹闹群涂诒?,又難能保證他們能達到這一數目。
不過,這并不影響中國手機廠商對美國市場的追逐。
相對于中國和印度市場,盡管這兩個地區已經成為全球第一、二大手機市場,而美國市場高達70%以上的市場份額(數據來源:凱度),都是中高端價位的產品。相比在中國和印度市場的性價比策略,美國市場的高端品牌、高額利潤,無不刺激著中國廠商的嗅覺。
中國廠商探路20年
中國手機廠商開始美國市場之旅,還要回到20年前說起。
1996年,“中華大戰”(中興和華為開始爭奪國內市場)在即,中興和華為幾乎同時開啟產品多元化的策略,然而,兩家在產品結構上,至少有70%是重合的。
1997年,奠定了中興通訊的老董事長侯為貴將公司送上了A股,但當年總營收只有6.31億元,與其相競爭的華為,營收早已超過了26億元。
在業務結構高度重合的情況下,中興將目光放在了北美市場。1998年,侯為貴遠赴美國主持設立了三家美國研究所,分別位于新澤西、圣迭戈和硅谷。這一舉動被視為中國手機提前布局北美市場的開始。
今天來看,相對于在國內市場的疲態表現,美國無疑成為中興的富礦。截至目前,中興與包括AT&T、Verizon、Sprint、T-Mobile在內的美國所有運營商建立了合作關系。Counterpoint機構發布的2018Q1美國手機市場份額的報告顯示,美國單季銷量超過3870萬部。其中,中興的市場份額位列全美第4位(市場占比10%),排在它前面的分別是蘋果(42%)、三星(22%)、LG(14%)。
Francisco Bastos認為,中興在美國的發展得益于一個非常明確的戰略——ACW(美國,中國,全球),“在那里他們優先考慮美國甚至超過中國?!?/p>
這也是前中興終端CEO程立新始終貫徹的,在他負責北美市場時,曾這樣評價美國市場對中興的意義:“在美國不能夠處于領先的地位,就不可能在電信行業占據領頭羊的地位?!?/p>
與中興類似的還有酷派。早些年,酷派借助中國運營商渠道,在國內手機市場風生水起。其中,合約機、定制機是他們占領市場的一大利器,并一度進入國內手機市場前三。在美國,他們依舊保持這樣的“傳統”。
2011年,酷派就通過了美國市場的準入“門檻”,無論是和運營商合作還是自主品牌,酷派近年來均推出了相關的產品。但從獵豹大數據今年4月份發出的一份監測數據來看,酷派僅占有0.58%的市場份額。需要提醒的是,該數據僅采集了安卓端口的活躍數。
此前負責酷派手機業務的杜金彪曾坦言,因為受資金影響,酷派曾不得不放棄一些運營商的招標。2017年9月開始,資金已經不再是困擾酷派的主要問題。他透露,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把美國市場做大,增強產品研發實力、競爭力、積極投標,爭取更多的訂單。
第一要務保證美國產品的供應,這是杜金彪當時的工作重心。2017年的最后一天,酷派CEO蔣超在美國發了一條微博:“2018,讓我們在美利堅的土地上成長,讓我們重新偉大,God bless America, God bless Coolpad?!?/p>
在Francisco Bastos的觀察中,這種方式確實為中國的手機品牌帶來了生存空間?!八麄兣c各種運營商結成伙伴關系,但主要定位于廉價市場(低于200美元的價格),這使得通過MVNO(移動虛擬網絡運營)的銷售變得容易?!盕rancisco Bastos認為,這種預付費低成本戰略是成功的,他們在這個市場上獲得了相當大的份額。
相對于中興在美國的“拼”勁兒,還有一些中國廠商則采取了較“巧”的方式進入美國——收購。比較典型的就是TCL收購阿爾卡特、聯想收購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
如果說,聯想收購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是為了推動聯想手機板塊的迅速上位,加速其全球化的業務布局。TCL收購阿爾卡特的表態則更加清晰,用董事長李東升的話說,“我們在歐美市場還是空白的,通過收購品牌、渠道和客戶能夠幫助TCL迅速進入歐美兩個主流市場?!?/p>
事實上也是如此,摩托羅拉和阿爾卡特早已成為國際知名的全球品牌,收購他們使得中國廠商進入發達國家有了相對穩定而又便捷的通道。而今,摩托羅拉和阿爾卡特均在美國市場中能夠排名前十,分別占有4%和2%的市場(2018年1季度數據)。
對于目前未能通過運營商進入主流渠道的中國廠商而言,亞馬遜和eBay成為最受中國手機廠商歡迎的入口,盡管這些渠道在美國市場的占比僅有10%左右。此外,各自廠家在北美或者全球設立的官網、網絡社區也成為吸引當地用戶關注的“窗口”之一。
在第一手機界研究院9月份的監測數據中,在美國手機市場(當月銷量1500萬臺),中國僅有中興手機占據了當月6%的份額,華為、榮耀、小米、酷派、HTC、一加、華碩等品牌所占市場份額均未達到1%。不過反觀線上市場,年初和美國運營商合作告吹的華為,其Mate 系列的產品在9月美國線上市場手機品牌銷量高居榜首。
參考其他咨詢公司的數據,中國廠商在線上數據細分領域同樣亮眼。IDC公布的數據稱,2017年在美國市場,一加是400美元~600美元價位手機公開市場中的行業領先者,占據44.3%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其次為摩托羅拉,占16.7%的份額。第三名為蘋果,占10.9%。
搭上運營商的快車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日,一加6T正式出現在美國三大運營商之一——T-Mobile線下門店的柜臺。對于一加而言,從相對狹小的線上渠道,轉向在全美擁有5600家門店的T-Mobile,這家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將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打開更廣闊的美國公開市場。
這也是開拓美國市場的必經之路。
梁亞光說:“沒有運營商的合作,如果僅僅在公開市場銷售,消費者的體驗則會大幅下降?!彼麖漠a品的“入場門檻”分析,如果使用某些運營商的網絡無法使用4GLTE或WiFi熱點等限制,這會進一步限制產品的銷量。
凱度消費者指數給出的數據顯示,美國合約機在市場的占比高達84%。Francisco Bastos分析稱:“這表明美國人非常習慣于直接從運營商那里獲得設備,運營商為客戶提供非常優惠的價格和可訪問(網絡)的計劃?!?/p>
在美國,上述的優惠都是通過分期付款計劃,即你每月付一次電話費,不付利息,也不受合同約束,這只能通過運營商完成。Francisco Bastos認為,考慮到這一點,人們還喜歡和店里的銷售助理交談,并測試他們的設備,這就是為什么在線銷售(線上市場)沒有增長那么多的原因。
紐約的發布會上,一加手機推出的6T價格分別為549美元(6GB+128GB)、579美元(8GB+128GB)和629美元(8GB+256GB)。而400-800美元的價位,在美國市場被視為中高端的銷售區間,在過去的一年,有40%的市場份額來自于這一價位段。
在此前中國廠商早有布局的200美元以下的銷售市場,盡管這一區間占據著近30%的市場,不過Francisco Bastos認為:“廉價品牌在美國舉步維艱?!彼^察到的美國市場,是一個非常以品牌為導向的市場,在他看來,這也是蘋果如此強大的原因之一。
Francisco Bastos告誡中國的手機廠商:“市場的商品化和規格開始扮演重要角色,僅僅擁有與眾不同的USP(一種營銷理論,指獨特的銷售主張)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來創建一個吸引人的、可靠的品牌,讓消費者能夠與之產生共鳴?!?/p>
對于一加而言,培育品牌事實上從2014年首款手機發布時便已開始。2014年9月,劉作虎微博公布,美國亞馬遜有將近兩千名員工購買了一加1。這是很早就令一加團隊興奮的消息,“我們的第一批用戶便是來自美國硅谷的極客們?!?/p>
這也是一加始終堅持互聯網策略的結果。從創立之初到現在,一加一直聚焦在線上渠道。創始人劉作虎的觀點是,現在的年輕人是生在互聯網浪潮里的一代,與生俱來的是互聯網消費習慣,互聯網渠道會是手機銷售的主流。另一個觀點則顯示出他對全球品牌的企圖:“作為定位國際化的品牌,通過互聯網渠道,能最快地接觸到全球各地的消費者,向他們提供產品和服務?!?/p>
如今,5年過去了,一加在美國的官網社區早已成為當地用戶的聚集地。劉作虎在紐約發布會后透露:“我們60%的銷售都是來自于用戶的口碑推薦?!?/p>
此前,Francisco Bastos曾認為,當下并不是中國手機進入美國的最好時機,但他同樣發現,消費者并不這樣認為。
“與其認為One Plus是一個中國品牌,他們(消費者)認為它更像是一個以優惠價格提供優質產品的利基(針對企業的優勢細分出來的市場)品牌?!敝蛔銎炫灆C,一直以來是一加手機的產品定位。Francisco Bastos表示,“如果一加保持這種定位,我不認為他們是中國產品會對他們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p>
不過,接下來真正進入美國主流市場,占據更高的市場份額,也許對一加而言還有更大的挑戰——銷量和產能。
在紐約的發布會上,一加公布了2017年的業績:全球銷售額突破15億美元(是2016年的2倍),其中,營業額70%來自于海外市場。在手機巨頭林立的美國,這一數字并不出眾。而在運營商方面,手機制造商沒有足夠的銷售能力和生產能力,也將會限制手機品牌在美國的發展。
在美國科技媒體CNET看來,“運營商希望銷售很多的手機 ,從而讓客戶迷上每月提供的服務。如果有問題的品牌無法產生足夠的數量來支持這種需求,那么該設備就不是運營商可以向數百萬客戶承諾的設備?!?/p>
T-曾參與一加與T-Mobile合作項目組的工作人員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目前一加已經專門為T-Mobile的產品擴充了產線。同時,上述人員透露,至于下一步是否在北美建廠,需要未來的規模支撐。
中國手機廠商進軍美國市場的步伐從未停歇。小米董事長雷軍早在今年3月宣稱,小米計劃在2018年底或是2019年初正式進入美國市場。而今,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了。
游改電影到底有那些頑疾,現如今好萊塢為何前赴后繼地深入這個讓人無數次失望的領域?
作者投稿丨慵懶小狗
對游戲改編電影來說,今年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隨著《狂暴巨獸》的上映,游戲改編電影終于刷新了在電影媒體評論收錄網站爛番茄上的新鮮度紀錄。
壞消息是,作為班上的第一名,它依舊不及格。
《狂暴巨獸》改編自1986年的同名街機游戲,目前電影的爛番茄新鮮度是51%
從商業上來看,《狂暴巨獸》斬獲了4.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相較于1.2億美元的成本,盈利也算馬馬虎虎。雖說刷新了全球游改電影票房紀錄,其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依舊在野蠻生長的中國市場的助攻——這部影片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票房超過10億元人民幣(約合1.5億美元)。只論北美市場的話,游戲改編電影的票房冠軍依舊由17年前的《古墓麗影》所保持。
要是再較真一點,《狂暴巨獸》的成功與游戲基本上沒有什么關系。它的第一屬性是“巨石強森”主演的怪獸片。吸引觀眾購票的首要因素是巨石本身的魅力,而不是一個上世紀80年代的街機游戲,連它的海報看起來都像是導演和巨石上一部合作的電影《末日崩塌》的續集。
你要說這是一部電影里的同一幕我都是信的……
不管評價如何,《狂暴巨獸》至少有尚可的盈利,而另一部差不多同期的游戲改編電影就沒那么好運了。重啟的《古墓麗影》也就剛剛艱難邁過盈利的標準線,以目前的形勢來看續集無望。無獨有偶,傳奇影業最近將電影《魔獸》的拍攝道具進行拍賣,似乎宣告著續集計劃的破產??梢哉f,游戲改編電影的撲街詛咒今年依然在繼續。
不客氣地說,所有游改電影都可以劃分到爛片的子集里。好一點的會像《生化危機》以及《古墓麗影》(朱莉版)一樣爛出自己的特色,其他大部分電影則像是從爛片流水線中下來的一樣,其中最爛的來自游改電影爛片王Ewe Boll,簡直到了滑稽可笑的地步。
雖說如此,面對這個近20年沒能開墾成功的荒地,這兩年好萊塢的熱情反而愈加高漲。每個月都有新項目上馬,甚至《神秘海域》《合金裝備》這樣疑似擱淺的項目都傳出了新的風聲??瓷先?,好萊塢正卯足了勁,想要強行掀起一波新的游戲改編電影的熱潮。
網頁鏈接
就沖著這段影史最差Boss戰,也該贊美《生化危機4》
游改電影到底有那些頑疾,現如今好萊塢為何前赴后繼地深入這個讓人無數次失望的領域?
一切還是要從任天堂說起。
丨 任天堂的3步臭棋
上世紀80年代是任天堂主宰游戲界的時代。如日中天的任天堂不會放過任何躺著數鈔票的機會,各類形象授權產品層出不窮。在這樣的環境下,制作影視劇這樣既能輕松獲得版權費,又能擴大任天堂文化影響力的項目自然就提上了議程。
麥片可以被稱作“任天堂谷物系統”,80年代加上“系統”兩字任何事物都可以變得炫酷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目睹了雅達利濫發而引發大奔潰的任天堂建立了嚴格的權利金制度來保護自己優質產品的形象,但在影視劇方面顯然并非如此。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任天堂給世人展示了3種不同類型的失敗品。
首先是《超級馬里奧兄弟秀》,它成為劣質晨間動畫的縮影。
既然說到晨間動畫,首先需要明確一個概念:不論最后成片質量如何,所有動畫片都是以向小朋友兜售各類產品為目的而制作的。在80年代,像《變形金剛》這樣有著聰明的包裝,看完讓人熱血沸騰,大呼“買買買”的優質動畫算得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熒屏上充斥著的還是以人傻錢多為理念制作的劣質動畫?!冻夞R里奧兄弟秀》就是其中的一員。
時常作畫崩壞? 劇本創作極其偷懶,全劇不知所云? 人物乏味,毫無個性可言?
作為一個隨大流的不走心圈錢作品,《超級馬里奧兄弟秀》爛得毫無特色??雌饋砭巹円矝]有心思在這個水管工救公主的背景下做出什么新文章。就算馬里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意大利水管工,你也不能讓全劇只有著不合時宜的意大利面玩笑吧?動畫片唯一的“亮點”是在每集后半段的小故事中出現的林克。
在你的認知中,林克是個安靜的美男子?很不幸,在本片中林克不慎成為了一個即貧又賤,常常需要塞爾達來美救英雄,還時常對塞爾達有非分之想的神煩角色。制作組還給林克設計了個自認為有趣的口頭禪:“Excuuuuuuuuuuuuuse me, Princess.”在歷代林克的形象中,或許只有CDi上另一位“美國林克”能在猥瑣程度上望其項背了。
任天堂美國分部毀角色的能力的確不一般
盡管任天堂給出了這樣垃圾的動畫,觀眾也不太能過多苛責他們。畢竟任天堂也只是隨波逐流的一員?!凹热粯I界都這么做,我做成這樣也是情有可原的吧?!?/p>
第二部失敗品是電影《游戲奇才》,它成為一場營銷的狂歡。
如果說《超級馬利奧兄弟秀》只是個跟風之作?!队螒蚱娌拧吩谟笆飞峡芍^前無古人了。單從劇本來說,本片就相當沒有誠意,這是“一對離家出走的男孩和偶遇的少女,在橫跨全國的冒險中決定參加任天堂游戲大獎賽,打敗邪惡的勁敵,并最終與家人團圓” 的溫馨故事。
這樣套路的合家歡電影當時已經是一抓一大把。讓它從電影史中脫穎而出的是,從來沒有這樣一部電影對自己的廣告片屬性毫無遮掩。覺得《變形金剛》的植入廣告已經夠多了?圖樣,跟任天堂的廣告比起來,舒化奶之流都是小兒科。
任天堂游戲玩得好就能受到萬人敬仰,連小屁孩都能籌夠長途公路旅行的費用。 任天堂游戲能喚醒本已破碎的父子親情。 任天堂能量手套狂拽酷霸屌炸天,史上最強游戲外設。 《超級馬里奧兄弟3》即將在美國上市啦,還不把錢準備好?
能量手套,“名垂青史”的失敗外設。電影中形容它的臺詞是“It’s so bad”,事實上它沒說錯
編劇就這樣把無數任天堂軟廣植入到一個乏善可陳的老套公路家庭片中??上а輪T再怎么表現對游戲的瘋狂,觀眾也很難隔著兩層屏幕感受到游戲本身的魅力。再加上80年代末期,觀眾早就對這樣套路的家庭溫情片產生了免疫,大多數人只會因此感到乏味。絕大部分人看完電影的第一反應是:“我為什么不去玩游戲?”——也許是個反向營銷也說不定。
即使有鋪天蓋地的宣傳,本片最終還是一部北美票房沒有達到成本線的賠錢貨。不過從營銷的角度看,任天堂也確實從本片中獲利不少,《超級馬利奧兄弟3》和能量手套都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宣傳。在發售一年后差評如潮的能量手套甚至在首發的圣誕周賣到斷貨?;蛟S正是因為有這樣還不錯的收益,給了任天堂有恃無恐的勇氣,讓他們放任出了一部真正的邪典電影。
是的,這就是萬惡之源——《超級馬利奧兄弟》。
1993年,史上第一部游戲改編動畫片《超級馬里奧兄弟》正式上映了。值得慶幸的是,與上面兩個食之無味的作品不同,本片臺前幕后至少也是亂得驚奇,給后世留下不少談資。
這部動畫誕生的背景是,任天堂想要更多對影視產品的把控權,他們找了Rocky Morton和Annabel Jankel這兩位并沒有實際導演電影經驗的導演(他們還是夫妻倆),這兩位導演對馬里奧的了解也僅僅是知道有這么個形象而已。電影原本的劇本只是一個簡單的“王子救公主”的兒童劇,導演卻想塑造一個像《瘋狂的麥克斯》一樣“有深度”的后啟示錄世界。為了吸引觀眾,唐突地加入了《小鬼當家》《虎膽龍威》等賣座片的元素。在創作過程中,兩位導演極度固執,根本不給其他人插手的余地。
這樣意見不合的項目,自然會產生混亂的怪胎。
1.本片中的落難女主角居然不是碧奇公主,甚至這位公主在全片中都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名叫黛西的女考古學家。啥? 2.馬里奧與路易吉這對全球最知名之一的兄弟組合在本片中莫名其妙地設置成了父子。更天才的是,編劇自作主張地給他倆安上了“馬里奧”這個姓。以至到了現在,老任都默認了馬里奧·馬里奧和路易吉·馬里奧這兩個奇葩的名字。 3.各種精神污染、毫不尊重原作的造型。更令人發指的是,大魔王庫巴居然不是龍,而是個人…… 4.連Bob Hoskins和Dennis Hopper兩位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演員也無法拯救全片糟糕的表演?;蛘哒f,正是看不到這個項目成功的希望,連這兩人的表演都也退化到了自暴自棄的等級。 5.霍斯金斯后期完全放棄揣摩馬里奧的形象,只是在片場靜候這場災難的結束。
這種既不尊重游戲玩家,又不把影評人和普通觀眾當回事的電影,上映后自然是沒人買賬。票房慘到連成本4200萬美元的一半都收不回。兩位主演更是直言,接下這部電影是他們一生最大的敗筆。
該用怎樣的心情去面對這樣的庫巴?
作為萬惡之源,《馬里奧》對游戲題材電影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少業者甚至產生了懷疑:“如果連馬里奧這樣知名度的角色都無法使電影大賣,那還有什么游戲電影能夠成功?”更不湊巧的是,接下來的一年里又連著上映了《街頭霸王》和《真人快打》兩部毀原作的爛片。如此這般,“游戲改編電影等于爛片”的印象就留在了大眾的腦中——而且是在大多數中國玩家還懵懂無知的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如此。
游戲改編電影到如今也已經有20多個年頭,發展到現在居然還是在原地踏步。到底是游戲改編電影真的先天不足?還是說“好萊塢害怕游戲公司崛起,威脅自己的地位,從而故意打壓”?這樣的陰謀論是不是真的有什么憑據?
丨 媒體形態改變的必然難題
與小說、漫畫、歌舞劇等其他形式的改編相比,游戲改編面臨的劇本難題要大得多。上個世紀,游戲界的主流還是像馬里奧這樣傳統和2D動作冒險游戲。這些游戲本身就不注重劇情,基本上只提供一個背景設定,根本無法支撐起至少90分鐘的電影內容。這樣的改編完全依靠編劇的再創作能力,如你所見,結局往往是毀原作。
進入新世紀后,隨著技術的發展,游戲劇本越來越豐滿,電影化的表現形式也成為了主流。這又產生了新問題:絕大多數游戲的敘事方法不符合傳統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常用的三幕式結構。簡單地說,電影為了能在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設置背景、提出矛盾、解決矛盾,這樣的敘事結構成為一個比較標準的模板?,F代游戲的流程都傾向于偏長的章節式。這不僅需要壓縮劇本,還需要對劇情結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動。
更別說現在人人都在擁抱開放世界,沒有了線性游戲強制的流程,很多游戲本身就會讓玩家產生對劇情背景的剝離感。這種松散的結構也不能生搬硬套到電影中。
都要亡國了哪里還有自駕游的閑工夫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作為藝術形式中的后生,游戲不可避免地會從其他藝術形式中汲取靈感,電影本身就是游戲的重點借鑒對象。得益于游戲的交互性和沉浸式體驗,一些套路的人物形象和劇情會產生更好的觀感。這些內容逆向輸出到大銀幕上時就會顯得班門弄斧。
對比《魔戒》,《魔獸》的戰爭場面實在是相形見絀
丨 一言難盡的制作
雖然說劇本改編有難點,但只要給靠譜的團隊充分的時間,是可以出現優秀劇本的。不過,這顯然不符合好萊塢制片公司對游改電影的定位。
我們都注意到了,現在游改電影基本遵循著“短平快”的制作方針。這和現在恐怖電影的現狀極其相似,投資方先拿大量低成本電影去撞大運,當有一部影片僥幸成功后,便毫不留情地壓榨這個系列,然后在口碑票房達到最低谷時把這個系列打入冷宮,最后再找個機會重啟系列。這不,《生化危機:終章》上映還不過半年,這個系列就已經確認會重啟。
“生化危機”作為游改電影和恐怖電影的交集,教科書般地展現了一個快銷系列電影的生命軌跡
在“賺快錢”的制作方針下,整個制作團隊都可能是個草臺班子。大部分導演和編劇都對游戲知之甚少,甚至本身就抱著對游戲和游戲群體的偏見。這里點名批評《像素大戰》——一部試圖對觀眾販售街機游戲情懷的電影,卻處處充滿了80年代電影的刻板宅男偏見,癩蛤蟆吃上天鵝肉這種意淫劇情更是令人作嘔。當然,并不是說所有導演和編劇都在刻意為難玩家,也許就是能力和理解力的問題,他們對游戲元素的處理只能停留在符號化的階段,根本無法引起玩家的認同。
比起其他改編作品,游戲改編電影的原始版權方往往更為強勢。當他們也想參與項目的監管時,局面往往會有巨大變化,有時嚴厲的監管也許能保證最終的成品不是在跟玩家唱對臺戲,但有時候也可能會讓局面變得不可收拾?!赌ЙF》導演Duncan Jones在今年的一次采訪中就大倒苦水,直言《魔獸》拍攝過程中被人掣肘太多?!疤嗟膹N子擠在一個廚房里,壞了一鍋湯。還不如降低些預算,少些他人的干預?!辈浑y想象,對于《魔獸》這種難得的大制作游戲改編電影,在環球、傳奇、萬達和暴雪都想要更大主導權的情況下,夾在中間的導演反而失去了自主權。
雪上加霜的是,最嚴苛的評論家往往是那些玩家。任何與粉絲期望不符的細節都能招致不滿。如果到了出現了角色粉認為OOC(Out of Character,即不符合原著人物個性或設定)的情況,導演和編劇就等著在社交媒體上被粉絲爆破吧。
在這樣的內外因素下,拍攝出一部勉強及格的電影都算是一種奢望。
狂熱粉的惡意從最近的《復仇者聯盟3》洛基事件中就可見一斑
丨 玩家對游戲改編電影有多大的需求?
隨著一部又一部失敗作品的問世,玩家對游改電影的期望也是日益遞減。不少人甚至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制作游改電影了。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電影化游戲越來越盛行,游戲在演出方面還具有獨特的優勢。沒有了機位的限制,游戲演出有像CG動畫一樣更加自由的運鏡空間;夸張的高速鏡頭,極具連續性、線索性的長鏡頭,第一或第三人稱的演出方式,正是這些在普通電影中不好實現的元素,在游戲中反而塑造出了沉浸式極強的體驗。
《神秘海域4》在E3實機演示時,第一次讓人感受到了超脫出傳統冒險電影的表現力
互動性更是只有游戲這種載體才具有獨家法寶。好的電影能塑造一個完整立體的世界,而好的游戲能滿足參與世界進程的渴望。在優秀的劇本支持下,“參與抉擇”這一屬性的優勢會被極度放大。
當然,像Telltale Games這樣一通選擇然而并沒有什么用的類型,在劇本亮點不夠多的情況下容易遭人詬病。同時我們也看到,今年的《底特律:成為人類》展示了在電影視聽型游戲這一領域的可能性——每個選擇舉足輕重,足夠改變劇情的走向;結局夠多,也沒有濫竽充數。雖然由于劇本野心太大,完成度略有遺憾,導致整體劇情的評價褒貶不一,但至少證明了在這一領域,游戲的技術力達到了新的水平。像這樣規模的多線多結局劇本,在其他媒介上根本無法實現。
參與事件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情。不管你怎么看待《底特律》,甚至對它有極端的看法,它也并不是沒有優點的
即使是單一結局游戲,基于游戲本身固有的LOOP屬性,游戲還能承載其他媒介無法表現的劇本。大部分文字冒險游戲(或者Galgame)的重要樂趣就是從不同的視角中推測事件的全貌。像《428:被封鎖的澀谷》這樣規模的劇本,它的小說版也難以還原不同人物命運最終交織的魅力。
更夸張地說,像《9人9小時9扇門》這樣的劇本設計只有NDS能完美表現
再往小了說,游戲有更多的余力去關注那些細節的互動。探索不同物品、場景、人物間的令人會心一笑的互動,有時比游戲本身都有趣得多。還是受于長度的限制,電影大多時候無暇顧及這些旁支末節,能有一些彩蛋性質的表現就已經不錯了。
對我來說,“逆轉裁判”系列曾經的最大樂趣,其實是向每個角色指證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現在,游戲本身就具有足夠的敘事和演出水平,那么把游戲搬上大銀幕或許就沒有十分的必要。游戲改編電影目前面臨的處境有點類似與電競之于亞運會、奧運會等傳統運動會。游戲業本身不太需要這些東西來繼續發展,但希望通過其他領域來獲得更多的理解和認同。雖然游戲產業現在足夠大、輻射范圍很廣,社會地位依舊不高。更別提游戲才算是擺脫了洪水猛獸的形象,妖魔化游戲的生意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F在正需要從其他文領域潤物細無聲地去改變大眾的看法。
何況,從影視劇中看到那些只有玩家才能心領神會的“私貨”,再現游戲中那些令人動容的元素,本身也別具一番樂趣。雖然還沒有游戲改編電影能夠捕捉并還原這樣的感動,不少沒有游戲原作包袱的游戲題材影視劇倒是把這項工作完成得不錯。
這樣的感動,可以在《阿甘妙世界》這樣在Cartoon Network上播放的卡通片里找到。當然,和不少美國兒童動畫片一樣,充斥著不少獵奇、精污、陰暗等制作組沒有按時吃藥而創作出的不適宜于兒童的內容。在有一集中,制作組不由余力地宣泄著對傳統日式RPG的吐槽。而難能可貴的是,所有的梗都是用有趣的畫面和笑話表現出來的。小朋友們可以體會到動畫本身的樂趣,同時,大朋友們也能與制作組對游戲愛恨交加的感情產生共鳴。
“你找到的東西都能拿走”
不少美劇中也會設置電子游戲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廢柴聯盟》了。大多電視劇中出現的游戲設計都太過玄乎,感覺像是不懂游戲的編劇的臆想?!稄U柴聯盟》在劇中創造了一個泰拉瑞亞式的游戲,這個游戲的完成度又極高,還有著讓人驚嘆的各種細節。與NPC的互動、道具的制作和使用、隱藏要素、關卡設計、劇中的反轉……從各個方面都可以感受到導演和編劇抓住了開放式游戲的精髓。甚至有愛好者根據劇中的素材做了一個游戲Demo出來。
國內某熱門抄襲情景喜劇也“借鑒”了本集,成片效果只能說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鐘愛游戲的導演甚至會在電影里塞點私貨。在《銀河護衛隊2》里,導演就毫不吝嗇地表達著自己對游戲的喜愛,塞入了符合電影80年代風格的游戲彩蛋。例如將橄欖球游戲掌機改造成探測儀,空戰場景致敬街機游戲《大蜜蜂》(Galaga),等等,以及每個人都能發現的“吃豆人場景”。最皮的是操控飛船的場所看著像個街機廳,導演更是捕捉出了街機廳的精神:圍觀群眾在游戲的緊要關頭給你打氣、支招,又在你失敗后哄笑散去。
感同身受的小細節反而更難能可貴
今年上映的《頭號玩家》更是一場狂歡。除去那些讓人津津樂道的彩蛋和梗,最讓我嘆服的還是電影的視覺語言充滿了游戲感。這在第一幕的追車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所有的事物都在高速發生,追逐完全超現實。這樣夸張荒謬的畫面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會極其讓人出戲,在虛擬的游戲中卻反而是合理刺激腎上腺素的爽快。金剛的登場更完美展現了一場巨型Boss追逐戰。運用這樣大膽的鏡頭,說明導演完全把握住了目標觀影群眾——玩家的喜好。
追逐戰
追根溯源的話,這些制作者本身就和游戲很有淵源?!额^號玩家》的導演斯皮爾伯格作為科幻片大導,本身就理解VR,理解游戲?!稄U柴聯盟》的導演羅素兄弟(現在去漫威高就了)和編劇Dan Harmon(現在又鼓搗出了新神劇《瑞克和莫蒂》)本身就帶著濃厚的宅男標簽?!躲y河護衛隊》的導演James Gunn更是知名宅導,E3上的???,還擔任過惡趣味游戲《電鋸甜心》的編劇。
可能游戲改編電影對玩家最重要的,就是在大銀幕上感受游戲中的感動。各種心領神會的細枝末節,也可能只有尊重游戲、熱愛游戲的人才能再現。
丨 下一波浪潮
雖然游戲改編電影對玩家來說是錦上添花,游改電影卻是好萊塢制片廠在黑暗中看到的一絲曙光。刨去處于野蠻生長的中國電影市場,2017年全球電影市場反而在倒退。同時,2017年全球票房的前20名中,只有3部非續集原創作品。以更嚴格的標準來算,真人原創非續集作品,就只有《敦刻爾克》一部(這還是因為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本身就算得上一個品牌) 。從盈利方面上來講,電影公司都不太敢制作大規模的原創作品。
在原創已死的處境下,好萊塢傳統制片廠會愈加傾向于制作各種電影宇宙,各種Franchises?,F在游戲的粉絲基礎量大,話題性高,自然成為了電影公司關注的焦點。對于游戲公司來說,電影也是拓展新人群,提升自己品牌影響力的好手段。
如此這般,即便每年的游改電影都遭受票房口碑的雙重失利,新的游戲改編項目反而更加源源不斷地上馬。
索尼克(真人與CG混搭風,定檔2019年11月) 馬里奧(CG動畫,處于初期籌備階段,照明娛樂制作) 名偵探皮卡丘(進入拍攝階段,“死侍”Ryan Reynolds進行動態捕捉并配音) 神秘海域(新“蜘蛛俠” Tom Holland出演德雷克) 熱血無賴(甄子丹確認加盟,2019年上映) 全境封鎖(David Leitch執導,Jake Gyllenhaal與Jessica Chastain主演) 我的世界(華納,定檔2019年5月25日) 合金裝備(終于找到了新編?。? 毀滅戰士(正在拍攝階段) 怪物獵人(“生化危機”夫妻檔再度聯手,今年9月開機) 戰爭機器(2016年環球宣布后還沒動靜,Dave Bautista有意出演)
在這么多項目中,需要奇跡般地出現一個改變大眾偏見的破局者。這樣的奇跡不是不可能出現的,別看現在漫改電影在全球呼風喚雨,在上世紀90年代它們也都被判過死刑。當時的漫改電影也完全找不準方向,陷入了矯揉造作、故作黑暗深沉的怪圈?!吨┲雮b》《超人總動員》同期橫空出現,向世人展現了超級英雄漫改電影的可能性。前者告訴了我們,超英電影可以足夠爆米花,同時兼具深刻的核心,后者更是直言,充滿漫畫童趣的電影也能老少咸宜??梢哉f是這兩部電影活生生地改變了整個電影業,直接開啟了漫改電影的狂潮。游改電影或許也站在同樣的轉折點上。
當《樂高大電影》立項時,所有人都認為這是為了兜售玩具的可恥伎倆,成片卻打了所有人的臉。在它充滿童真的外表之下,隱藏了一顆強有力的心臟。它做到了逗樂孩子的同時,大人們也能拾回遺失的童趣。影片最后的轉折更可以說是近10年來好萊塢CG動畫片的最佳。雖然它由于受到學院的偏見,連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片的提名都沒有撈到,但它依然是無數人心中2014年的最佳動畫片。
連賣玩具的“營銷動畫”都能有著極高的質量,游改電影真的沒有什么可以搪塞的借口。
就算是玩具也能做到角色鮮活明亮,充滿魅力
所以,縱觀這些項目,悲觀來說,大部分現在就可以打上撲街的烙印。所幸不是所有項目都毫無希望。
任天堂能時隔多年后讓馬里奧再戰大熒幕,應該已經從陰影中走了出來,并且能把關好這次成片的質量。而照明娛樂(Illumination Entertainment,出品《神偷奶爸》《歡樂好聲音》)雖然被人戲稱為只會賣萌的毒瘤,但現在也是好萊塢唯一一個能與迪士尼、皮克斯站在同一梯隊的動畫工作室。
《全境封鎖》的導演David Leitch近日向IGN表示,自己有信心打破游改電影的魔咒。作為最近動作片界的新星導演,他的確能保證成片完成度,而且這已經是育碧軟件繼《波斯王子》和《刺客信條》后第三次嘗試高成本大片了,為此,育碧甚至還找回了老搭檔,“波斯王子” Jake Gyllenhaal??雌饋?,育碧卯足了勁想一雪前恥。
《名偵探皮卡丘》片場照……或許它會是一個異質化的奇跡?
現在游改電影依舊處于黑暗年代,但好萊塢似乎已經以全新的態度試圖去抓住任何一根稻草。畢竟,開拓出游改電影這一領域對于好萊塢來說實在太過誘人。是夢想成真還是夢醒時分?這一波新的嘗試不出兩年就能見分曉。如果依舊慘不忍睹……或許只能期待《獵魔人》《光環》這些理論改編難度更低的小熒屏作品?;蛘吆萌R塢也許會全面撤退,游戲和電影的緣分暫告段落,退回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以后我們只能看到游戲界的導演小島秀夫是不是能在《死亡擱淺》中達到游戲敘事演出的新水平。
而現在,還是等待并心懷希望吧。
參考文章:《WHY THE SUPER MARIO MOVIE SUCKED》
作者:Jamie Russell
原文鏈接:好萊塢的游戲夢:寫在下一波游改電影浪潮之前
關注觸樂專欄,閱讀更多優質游戲文章與深度報道。